语音播报
今年以来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既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也是对市场监管工作的一次大考 。疫情发生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 、亲自部署 ,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多次强调要加强市场监管 。面对疫情大考,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 、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强化生产 、流通、消费监管链条 ,充分发挥统一市场监管优势,全力以赴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供应 、支持复工复产 ,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但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的任务繁重 ,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市场监管系统要深入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 ,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 ,全面加强市场监管,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一 、严格执法 ,维护市场秩序,着力净化市场环境
突如其来的疫情 ,使得交易信息不对称和市场负外部性加剧 ,口罩等防护用品的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 ,有的甚至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今年一季度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监测数据显示 ,口罩 、75%医用酒精 、熔喷布等防疫用品和原材料的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个别企业见利忘义 ,通过哄抬价格 、以次充好 ,甚至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牟取暴利 。
市场监管总局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严格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和质量安全监管,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及时全面出击 ,查办非法制售口罩 、价格违法等一批案件 ,有力地维护了国内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当前 ,国外疫情仍在扩散蔓延 ,全球对防疫物资需求大幅增加 ,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必须进一步严格监管执法,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 。
深入开展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首先要保障口罩、防护服、呼吸机 、红外体温计(额温枪)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质量安全 。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联合开展全国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 。全面梳理重点防疫物资及其重要原辅材料生产企业清单 ,全面排查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中存在的隐患 ,全面整治生产、流通、消费 、出口等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我国防疫物资质量安全和市场秩序 。坚持“标准不降 、程序不减”,对防疫产品尤其是转产和新批准企业产品加大抽检力度 。强化出口医疗物资、非医用口罩等质量监管 ,切实规范出口秩序 ,助力国际抗疫合作 。
持续加强防疫物资及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 。疫情期间的价格波动,既有供求关系的影响,背后也有少数不法商户企图操纵市场的“黑手”。在加强重点城市和重点商品价格监测的同时,继续加强对防疫用品、农副产品等重点商品的价格监管,做好粮油菜肉蛋奶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日常监管工作,坚决维护防疫物资市场价格秩序 。延伸监管链条 ,针对防疫用品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 ,加强熔喷布 、额温枪等重点领域市场价格监管。加大对市场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价格违法企业坚持露头就打、严管重罚,严厉打击发“疫情财” 、赚“昧心钱”等行为 ,严厉打击群众生活领域价格违法行为,斩断违法利益链条 。
加强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 。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但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等行为,严重扰乱认证市场秩序,影响口罩 、防护服等防疫用品出口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整治认证行业乱象 ,深入开展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规范认证检验检测行为 ,公布从事国内认证和重要国际辖区认证业务的机构名单 ;严厉打击伪造、冒用 、非法买卖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及未经批准擅自在我国境内从事认证活动等认证违法行为。促进认证市场规范发展,引导有出口需求的企业选择合法渠道获得国外认证。
持续开展食品及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越是处于应急时期 ,越要确保食品和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防止质量安全问题引发次生伤害 。围绕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监管 、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专项行动 ,加大对粮油菜肉蛋奶果等生活必需品的食品安全抽检力度 ,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和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及时排查和消除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切实维护“舌尖上的安全” 。突出重点品种 ,聚焦关键环节 ,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民用防疫产品流入市场 ,为人民群众织牢安全“防护网” 。
1 2 3 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