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导读
任何一个伟大文明的成长 ,都曾经历无数艰难和曲折 ,都曾面对各种风险和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异常严峻的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 、阻击战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国号”巨轮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踏浪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关注民生 、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民生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影响 ,多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我们党只有在保障改善民生中践行初心使命 ,才能拔丁抽楔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稳定我国发展大局 。
满足人民期待 ,兑现民生承诺,战“疫”战“贫”双肩挑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决胜脱贫攻坚战 、疫情歼灭战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的征途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保持定力、瞄准方向,破危局 、求发展 ,坚决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的承诺 。
一是紧绷思想之弦、责任之弦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 ,要统筹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任务,不能有“缓一缓 、等一等”的思想 。作为考验党员干部党性和人民性的“校场” ,作为检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成效的“赛马场”,作为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考场” ,脱贫攻坚战、疫情歼灭战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等是一场场硬仗,越到冲刺阶段越要紧绷思想之弦 ,不能停顿、不能大意 、不能放松,越要紧绷责任之弦,主动出击 、主动作为 。
二是拿出硬核措施 、攻坚克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必须拿出硬核措施 、攻坚克难 。战“疫”要在“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指引下 ,坚持联防联控 ,坚决守好由内到外、从企业单位到乡村社区的每一条防线 ;战“贫”要坚定信心不动摇 、咬定目标不放松 ,把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要让“湘消费”“湘就业”“湘农荟”等成为湖南战“疫”战“贫”两不误的有力抓手 。
兜住民生底线,落实民生清单 ,“六稳”“六保”两手抓
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 ,必须通过“六稳”“六保”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必须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理论 ,举“两山”旗 、走“两山”路、兴“两山”业,引领绿色发展 。
一是总结完善“湖南战法”“湖南模式”。在战“疫”战“贫”中 ,“湖南战法”“湖南模式”备受瞩目 。战“疫”中,湖南落实落细“四早”防控方案 、探索定型“五大机制” ,在“全国一盘棋”的疫情防控中贡献了湖南力量 。战“贫”中 ,湖南精准施策,提高脱贫质量 ,拒绝数字脱贫;着力“四带四推”,做实产业扶贫 ,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打造“湖南样本”;挑起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集中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二是“六稳”“六保”两手抓 。要以“保”促“稳”、以“稳”固“保” ,大力驱动投资 、消费、出口“三驾马车” ,做到促就业、保市场主体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 ,确保守住民生底线 、稳住经济基本盘 。要“稳”中求进 ,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于变局中开新局 。
三是举“两山”旗 、走“两山”路 。近年来 ,湖南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 ,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 ,确定了“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要进一步筑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共识 ,培育高质量的生态产业 ,把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涵 ;构建宜居型的生态家园 ,把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与“生态强省”战略部署贯彻到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领域 。
坚持保底强基,夯实民生保障 ,完善民生服务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从破解民生热点、难点 、痛点入手 ,筑牢民生“保障网”,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
一是保基本、兜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政策要托底 ,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党委政府要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作为最基本的职责来履行,不断完善“兜底”体系 ;民政部门要继续紧盯在保对象 、易返贫对象、边缘困难群体、突发临时困难群体“四类对象” ,不断完善兜底保障对象分类帮扶 、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临时救助主动发现 、农村低保渐退等机制 ,确保动态管理精准 ;要落实物价联动机制 ,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 ,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二是固根本 、抓基层。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 。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从群众视角 、以群众感受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把改革、发展、稳定协调统一起来;充分发挥领导组织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把党建引领嵌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形成“小网格大党建大服务”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是补短板、打样板。广大党员干部要“走村入户”了解民生短板实情 ,把群众的合理诉求“当作大事” ,提升补齐短板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要避免通过数字或表格“把窟窿补起来” 、把表面成绩做得漂漂亮亮 ,实际却是“纸糊的菩萨”,同时也应避免“吊高胃口” ,力戒盲目拔高标准,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下的“应急”措施;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舍得“真金白银”的投入,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地方与关键环节的定向支持力度。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