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 ,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 、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在应对疫情这场大考中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疫情的影响,成为稳就业 、稳投资、稳预期以及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 、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的重要支撑。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 、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通常来说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生产要素 ,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 。产业数字化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部门的应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新技术 、新零售、新金融 、新贸易和新需求的变革 ,对我国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
近年来,安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信息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两化融合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加速普及,数字政府 、数字社会建设协调推进,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目前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短板与挑战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规模仍然偏小 ,关键信息技术和核心产品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数字资源跨部门 、跨行业、跨区域整合力度仍然不够,数字经济人才缺口仍然巨大 。疫情对安徽的传统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但也蕴含巨大潜力和机遇。加快信息技术创新驱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加速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转型 ,为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已成为当务之急。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网络 、数据中心、物联网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重点解决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一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是支撑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基础 ,是“新基建”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在短期内产生投资拉动效应,起到稳投资、稳增长的作用 ,而且能够为未来10年的安徽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
促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 ,加快制定数据资源确权、流通、交易相关制度规则,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数据资源交易中心 ,打造数据资源的汇聚 、整合、开放、共享与交易的平台 ,以数据资源的市场化盘活沉积的海量“数据资产”,推动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增值。推动数字化产业链升级,围绕主导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加快构建数据供应链,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 ,实现全渠道 、全链条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 。以数据供应链引领物流链,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 、人才流 、技术流、资金流 ,促进安徽产业链 、供应链、服务链的数字化协同和集成 。发挥新需求的市场导向作用,以新需求为导向 ,引导企业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帮助企业寻找新的转型方向,推动居民消费趋势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市场信息和市场资源有效整合 。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共建共享“数字长三角”。
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突破多部门 、多地区数字壁垒 ,以数据共享 、信息共享为基础 ,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将数字基建与交通 、教育、商务 、医疗 、金融 、安防等城市智能场景相结合 ,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 、互融共享、功能完善的综合信息系统 ,推动智慧交通、智慧物流 、智慧学校、智慧医疗 、智慧养老 、智慧社区等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智慧化、精细化 、精准化 。用5G 、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数字化 、智能化升级。
积极布局数字乡村建设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畅通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以农村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培训、远程医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为突破口 ,拓展数字技术在乡村中的应用范围;利用互联网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利用数字经济培育特色优势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强化数字经济人才保障。大力引进培养“高精尖缺”的数字经济高端人才 ,重点引进懂数字技术 、懂产业 、懂金融 、懂市场的领军人才 ;加大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院校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力度,加快推进面向数字经济的新工科建设 ,大力提升学生数字化技能实训能力,培养大批“数字化”新蓝领 ;大力提升安徽党政干部 、中小企业主的数字经济素养 ,研究数字经济人才引进 、培养和使用的新规则 。
完善数字经济法规体系 。加快清理修订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 ,采取审慎 、包容 、开放的监管策略,明确政府各监管部门对数字经济的监管空间与监管边界,消除阻碍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壁垒 、地区壁垒与经营壁垒。建立健全数字风险管理制度,针对数据安全管理问题、信息非法采集与数据被恶意使用问题、数据泄露与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以及数据垄断的监管问题立章建制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建设 ,破除“信息孤岛” ,加快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间政务数据的共享交换 ,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 。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监测分析,加快构建数字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数字经济统计调查和监测分析制度 ,对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跟踪与研判 。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