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 ,殷切希望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以下简称“重要窗口”) 。宁波对照新目标新定位 ,奋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 ,需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重要窗口”的内涵特征 。
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和宁波发展定位的演进 ,凸显从国内视野到国际视野、从先发优势到能级优势、从现象层面到制度层面的三大转变
2015年5月25日至2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说 ,“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这个重要定位 ,对当时的浙江和宁波人民,有非常大的鼓舞和鞭策作用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 ,提出浙江要努力成为“重要窗口”。从“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到“重要窗口” ,定位的转换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凸显了宁波发展方位的三大历史性转变。
1、从国内视野转变为国际视野
“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更多是从全国的角度着眼 ,意指浙江要成为中国发展最快 、发展最好的地区。而努力成为“重要窗口”,则是从全球视野考量浙江和宁波的发展 ,意指要积极参与竞争合作,跻身全球竞争发展先进行列。
“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要求跳出宁波发展宁波,以更大胸襟 、更广阔的视野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
2 、从先发优势转变为能级优势
“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充分体现浙江和宁波在全国的比较优势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展现出先发优势的豪迈 。而努力成为“重要窗口” ,则是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能级相比较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超越 。
“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 ,要求宁波善于从眼前的危机 、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加快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海外投资并购 、打造全球投资避风港和人才蓄水池,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
3 、从现象层面转变为制度层面
“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更多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去观察,只是一种可观可视的现象。而努力成为“重要窗口” ,则是深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层面,是从现象走向了本质 。
“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 ,是中央在新时代赋予浙江 、宁波的又一重大使命。要求宁波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善于化危为机抢抓发展新机遇 ,更加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同时,宁波应不断探索新时代的改革开放,继续发挥带头引领、先行先试的作用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道路 、提供经验。
“重要窗口”具有典型性 、先进性、示范性等特征 ,就是要实现更多的风景呈现、更广的辐射带动、更强的示范引领三大功能
1、具有典型性 ,发挥展现呈现功能
“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 ,最后落脚点在“窗口” 。这扇“窗户”,是全国千家万户的“窗户”中靓丽的一扇 ,打开这扇窗 ,要尽显“这边独好的风景”。宁波作为全国制度优势的实践先行者 ,可以通过这扇“窗户”呈现出更多更丰富的发展成果 。
宁波要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 、改革开放再出发,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 ,从“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每一个领域 、每一个方面,充分展示“中国之治”“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2、具有先进性 ,发挥辐射带动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宁波的发展一直寄予厚望 ,要求宁波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 ,想得更深一些,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 ,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将自己的能量 、经验辐射得更广、更远。
宁波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把港口这一最大资源 、开放这一最大优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在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面融入“一带一路”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践中,肩负起更大的重任。在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中 ,不仅要在国内领先 ,而且要在国际上领先,努力取得更多更有说服力的现代化建设成果 。
3 、具有标杆性,发挥示范引领功能
透过“窗口” ,可以为外界观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供宁波案例,可以向外界展示宁波的主动担当 ,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先行示范 。
宁波应努力率先构建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成为生产力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热土、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旗帜高地 、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生态文明的绿水青山,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重要窗口”应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性、实践性 、人民性三大特征 ,为新时代宁波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活力动力
1、展示创新性,激发宁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永葆生机活力 ,一个重要原因是遵循守正创新之道 ,坚持与时俱进自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要增强志不改 、道不变的坚定 ,增强主动应变 、积极求变的决心 ,继续以改革创新增强制度活力 。
宁波要牢记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使命担当,努力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性的“重要窗口” 。一是要解放思想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 、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热潮,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谋划宁波发展。坚决摒弃“小富即安” 、因循守旧思想,以思想解放带动观念转变和作风改进。二是要创新破难。加快推进“六争攻坚”行动 ,不断突破改革的“盲区”“禁区”“难区”,积极争取自由贸易区等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改革试点在宁波落地 ,努力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者 、领跑者 。
2、展示实践性 ,再创宁波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深地植根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以问题为起点,体现在发现问题 、筛选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宁波要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 ,努力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性的“重要窗口” 。一是要“补短板” 。如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整合创新资源,形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补齐城市品质短板 ,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美誉度和国际化水平 ;补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短板,完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 、平台体系 、制度体系 。二是要“扬优势”。利用好宁波最大的资源――港口的作用 ,全方位支持参与宁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做大做强临港制造业和港航服务业,实现“港产城”深度融合、共兴共荣 ;发挥好宁波最大的优势――开放的作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以“硬核”力量 ,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 、长三角一体化、甬舟一体化建设 ;再创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计划和“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中提升产业能级。
展示人民性 ,实现宁波高质量发展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 ,以植根人民 、服务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
宁波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性的“重要窗口” 。一是要牢牢把握人民主体立足点 。尊重人民的主体和首创精神 ,不断加强党建 ,以党建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 ,最大限度凝聚发展共识、人心 、力量 。二是牢牢把握民生改善落脚点 。满足人民更高水平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加快优化公共服务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