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战疫一线的武汉 ,共享单车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
“你们问我怕死吗?说实话 ,怕得要命” ,作为哈啰出行的单车运维人员,95后小伙于海涛值守在武汉协和医院等定点医院周边,每天对单车至少进行3轮消毒 ,把散乱的单车摆好并做好调度 ,特别是疏通绿色生命通道附近的单车。他们也被称为“单车猎人” ,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 。
退掉火车票值守在医院门口
图为于海涛(左) 。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 ,于海涛春节本该从武汉回到荆州老家 ,吃上妈妈包的热饺子 。
1月22日晚 ,武汉宣布将要封城,公司在工作群呼吁“单车猎人”自愿报名留守武汉,大家齐刷刷地回复,很快 ,他也敲出了“报名+1”,并退掉了回荆州老家的火车票。“当时我对这个疫情也害怕 ,但看到同事们都很有担当 ,有几位已回家的同事特地申请要回武汉 ,我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退缩 。”
“退票那晚跟我妈发了个视频 ,她嘴里说着支持我 ,可隔着屏幕我都能看到她眼里泪水打转 。挂断时 ,还让我跟她一起竖了个必胜的大拇指 。”于海涛说 。
抗击疫情期间 ,共享单车成了武汉市民 、医务人员的日常出行必备。哈啰出行统计的重点城市疫情期间出行大数据显示 ,武汉“封城”前后,单车骑行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求医骑行 、长程骑行、采购骑行大幅上涨。1月22日-24日 ,武汉市内3公里以上的长程骑行订单出现了3倍增长,其后一直保持高位 。1月25日,武汉市内的求医骑行量占总比达到17%左右 。
“单车猎人”们负责的重点区域,则是离病毒最近的医院 。于海涛值守的就涉及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重点片区,在这些接收发热病人的医院门口 ,他是保障单车出行的“后勤兵” 。
于海涛说,“我们的工作,是面对和解决无序。没想到有一天 ,我们还要面对病毒和难以名状的情绪。”
消毒成为必需流程
图为正在为哈啰单车消毒的于海涛 。
疫情之下,以往熟悉的工作多了许多陌生的程序和装备。
每天早上6时半,于海涛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量体温 。然后洗漱 ,煮面吃饭 ,穿上工作服 ,戴口罩、胶手套、护目镜,带上体温计、84消毒水 、喷水壶,这才出发 。
“哈啰出行此前对我们做了紧急培训 ,说得最多的3个词就是:‘消毒,消毒 ,消毒’”。摆好单车 ,于海涛把按比例稀释后的84消毒液喷洒全车,重点喷洒车把手、坐椅 、车锁,并用一次性毛巾再擦一遍坐椅。
这样的消毒工作,他每天至少要做3轮。而每天上午8点到10点 、下午5点到7点 ,正是医生上下班 、轮换岗以及市民前往医院最密集的时候。于海涛要提前半小时到医院门口 ,把散乱的单车尤其是在绿色生命通道附近的车辆摆放整齐 ,抓紧进行消毒 。
据哈啰出行介绍 ,武汉封城后 ,哈啰出行给武汉医生 、城管 、环卫、社区工作人员 、交警等抗疫一线人员发放了骑行卡,用支付宝扫码可无限次免费使用哈啰单车 。哈啰出行的多名单车运维员工则在一线留守 ,保障出行需求。“我们在充分保障员工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足够人力做好共享单车运维和消毒工作 。”
从腊月二十七至今 ,于海涛一直就这样值守 。最让他难忘的就是医护人员,他们从医院走出来 ,匆匆骑上单车就走 ,脸上还有戴口罩留下的深深勒痕 ,青一块红一块 ,手也是肿胀的,那是长期戴医用手套的缘故 。
于海涛也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坚强 。他说 ,“最初几天 ,就医人员特别多 ,医院十分拥挤。现在已经井然有序了,拥挤的现象很少了 ,感到了信心和希望 。”
【同题问答】
新京报 :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于海涛:工作被更多人认可和信任。疫情期间 ,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消毒,但也会受到“有没有消毒 、有没有做好消毒”的质疑 。其实,我们主动留在武汉,就是想为大家做点贡献 ,如果不做好消毒 ,那留在这里又是为了什么?医生护士在战疫一线 ,我们不算是最一线的人员 ,但消毒工作一点都不会掉以轻心。
新京报:最期待的支持是什么?
于海涛 :口罩 、手套等物资装备,公司都是首先保障一线人员所需 。如果说支持 ,我觉得抗疫一线的工作者要面对病毒,也会面对难以名状的情绪 ,乐观的心态很重要,也希望社会能给予一线工作人员更多的心理疏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