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 ,北京市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强 。作为北京市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亚洲和美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北京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大,投资环境受到威胁 。除此之外,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形势下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对北京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二是人员 、物流跨境流动不足 ,企业对外投资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130多个国家纷纷采取出入境管制措施,人员、货物流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北京市企业的人员流动 、市场调研 、商务谈判、项目招投标等活动被迫暂时停止,影响投资项目的推进 ,企业对外投资步伐放缓 。三是工程建设和投资活动无法有效开展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投资合作面临困境。海外疫情蔓延影响北京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由于人员、货物等多方面原因,产能开工率不足 ,投资合作项目可能暂时停工 。
然而危与机同生并存 ,后疫情时期北京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面临机遇 :一是疫情后各国纷纷施行救市政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为应对疫情 ,各大经济体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 。二是后疫情时期信息技术产业将迎来“风口”。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是北京市对外投资的“主力军” 。信息技术的运用 ,特别是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疫情时期发展中国家势必会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资 。
当前 ,中国正在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外需求与中国供给能力势必会加快北京市信息技术企业“走出去”步伐 。应及时调整思路、统筹谋划 ,主动应对疫情冲击 ,抓住后疫情投资机遇 。
第一 ,及时了解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 ,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政策红利” 。要积极建设政商交流服务平台,畅通沟通机制 ,及时发布相关政策 ,帮助企业尽快知悉相关东道国税收、土地 、金融等“政策红利”,充分做好投资前准备 。
第二 ,制定北京市促进境外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推动高科技园区等建设 。要加速出台促进境外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鼓励更多企业入驻境外经贸合作区 ,鼓励园区开发商、运营商和生产服务型企业联合建区 ,“抱团取暖” ,加快对外投资 。
第三 ,增强对企业“走出去”抗疫情金融支持,提升企业信心 。鉴于疫情对北京市企业对外投资带来的冲击,我们要加强疫情风险研判和投资收益分析,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备案办理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第四,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友好城市建设 ,保障投资合作项目顺利运行 。要继续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推动友好城市建设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沟通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实现对外投资项目工程建设所需原材料和设备的及时生产 、运输和供应 。
第五 ,加强国际外交联系 ,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的作用 。作为我国外交外事中心城市 ,北京市应建立完善与各国领馆的沟通机制 ,利用外交活动宣传对外投资政策 ,共享投资经贸信息。同时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投资促进会驻外代表处等社会机构在对外投资中的作用,广泛收集发布相关国家经贸政策和市场情况的信息 ,增进中外工商界交流 ,帮助“走出去”企业取得投资兴业的相关条件 ,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第六,引导上下游关联企业组建联合体,推动设计咨询 、投融资企业联合“走出去”。建立北京境外企业合作联盟,完善境外企业联盟合作机制,形成资源 、信息共享,抱团出海一体化的境外企业联盟合作机制 ,积极引导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外投资合作 ,推动建立境外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境外研发中心,引导上下游关联企业组建对外投资联合体 ,推动设计咨询 、投融资 、建营一体化企业联合“走出去” 。
第七 ,加强境外服务中心建设 ,搭建海外投资援助支撑体系 。2016年 ,北京境外服务中心建设正式启动,截至2019年8月 ,北京市商务局已经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36家境外服务中心,广泛涉及投资促进 、商业资讯 、物流服务等诸多领域 。在疫情冲击下 ,北京市更要继续加强境外服务中心建设 ,建立符合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援助支撑机构,为企业开展境外经营提供资金 、信息 、政策等多方面的服务 ,并加强境外风险预警和防控 ,保障境外企业 、项目、资产及人员安全 。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