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民营企业是在中国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发展起来的 。民营企业一开始确实是一片荒芜 ,但从夹缝中成长起来了 。这也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筚路蓝缕开出的一条路 。”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上午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这样说道。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把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视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 。
其实 ,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由来已久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活力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 。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 ,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活动几乎完全停滞。虽然,国内的复工复产正有序开展 ,但民营经济的健康恢复仍期待更多的助力 。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还要从多方面入手 。
首先,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政府机关要简政放权 ,凡是过时的 、不必要的行政环节都应当精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简化涉企事项 ,减少民营企业与行政机关打交道的隐性成本。在适宜充分竞争的市场领域,政府扮演中立监管者的角色,主要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
其次 ,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市场化 。日前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这份意见提出 ,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设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项目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推动户籍 、人事档案管理、劳动保障方面的改革 ,促使人才能更加自由地流动 ;搭建高新技术和行业数据的交易平台 ,培育技术与数据市场,为制造业发展赋能 。
最后,通过“减税降费”为民营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水 、电、气等费用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的重要支出,可以考虑阶段性下调收费比率 ;针对物流企业,车辆运输达到一定频次以上的 ,免征或少征高速公路应缴费用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吸纳就业人口较多的民营企业租借国有企业厂房、写字楼的 ,鼓励国有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酌情减免或缓收不动产租金 ;对于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 、旅游娱乐 、文化体育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领域,免征服务增值税等。
民营企业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之一,也是实现“稳就业”“保基本民生”任务的主要市场主体 。优化发展环境 ,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营经济的发展 ,激活他们的创新动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工作。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帮助民营企业走出疫情带来的阴霾困境,让其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夙)
。